首页 资讯 正文

湖南人把非洲太阳能玩出花了

体育正文 86 0

湖南人把非洲太阳能玩出花了

湖南人把非洲太阳能玩出花了

6月12-15日,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在长沙举行。记者在展馆逛了一天,发现非洲客商对中国(zhōngguó)的光伏组件、堆叠储能系统(xìtǒng)锂电池、太阳能发电机等产品十分感兴趣(gǎnxìngqù)。 事实上,非洲缺电(quēdiàn)问题由来已久。全球80%的缺电人口都集中在撒哈拉以南地区。但(dàn)上天却玩笑般赋予这片土地丰厚的自然资源(zìránzīyuán):年日照时间超过3000小时,光伏潜力达中国西北部三倍(sānbèi)。受限于基础设施薄弱与技术不足,高达60%的太阳能资源被白白浪费。 瞄准这一痛点问题,湖南企业大举(dàjǔ)进军非洲市场,用湖南光伏技术,点亮(diǎnliàng)非洲万家灯火。 (非洲客商在创微达电器公司的展台(zhǎntái)咨询。) 一块不到(búdào)1平方米的(de)太阳能板挂在窗边晒一天,就能为风扇提供48小时的续航——在电网脆弱的非洲大地,这样的技术就是光明。 尼日利亚拉各斯(lāgèsī),2025年2月的一个下午。随着全国电网又一次崩溃,整个城市陷入黑暗。这是该国年内第二次全国性大(dà)停电,每次停电都持续10-30小时。餐厅关门,工厂停工,居民只能依靠燃油发电机维持基本(jīběn)用电,高昂的油价让经营成本持续攀升(pānshēng)。 与此同时,在距离尼日利亚万里之遥的湖南娄底(lóudǐ),创微达(chuàngwēidá)电器公司生产线上,一批专为非洲设计的太阳能风扇正在加紧组装。这款集风扇、照明灯、移动电源于一体的产品,配备了USB接口可(kě)应急充电,完美(wánměi)契合了电力短缺地区的需求,走俏尼日利亚、坦桑尼亚等非洲国家(guójiā)。 今年前五个月,仅这家湖南企业的(de)外贸出口额已突破2100万美元,其中太阳能(tàiyángnéng)风扇在非洲热销211.1万美元。 湖南企业(qǐyè)不仅提供家用太阳能产品,更参与建设改变非洲能源格局的(de)大型项目。 2024年12月,三一硅能在赞比亚瑞达矿山(kuàngshān)完成非洲首个光储柴(guāngchǔchái)矿山微电网项目。这个由分布式电源(diànyuán)储能装置、能量转换装置等组成的系统(xìtǒng),将大自然的能量转化为稳定电力。截至目前(mùqián),三一硅能已在赞比亚建设瑞达矿山光伏储能、非洲铜矿企业等4个微网发电项目,助力当地逐步摆脱柴油发电依赖。 三一集团总裁助理许中天透露(tòulù):“依托三一集团在非洲的(de)产业(chǎnyè)优势,微电网在当地发展迅速。”目前三一已在非洲7个国家签约近20个微电网项目(xiàngmù),投资金额约17亿元,其中11个项目已开工,2个投入运营。 (三一硅能在非洲的铜矿(tóngkuàng)企业微电网项目。) 产业链优势构筑竞争(jìngzhēng)壁垒 湖南企业(qǐyè)进军非洲太阳能市场并非一帆风顺。 诺诚光伏业务经理谢淑贤坦言:“刚出海时,带着对非洲的‘刻板印象’,以为(yǐwéi)出口低价产品能(néng)迅速赢得市场(shìchǎng)。然而‘低价战略’失效了。” 2019年,这家光伏行业“老兵”初入非洲。低价产品(chǎnpǐn)带来(dàilái)的一系列售后服务问题,让公司意识到这将严重损害海外品牌形象。公司随机调整策略,深入(shēnrù)当地市场研究,开发真正适合的产品。 比如本次(běncì)博览会上展出的(de)太阳能发电机,这款设备将控制器、逆变器、蓄电池等部件整合一体,操作简单如大型“充电宝”。只需拔插操作,一分钟即可供电。这款针对非洲市场(shìchǎng)研发的产品广受欢迎,甚至被外交部驻外大使馆(dàshǐguǎn)指定为“点亮非洲”的新能源产品。 湖南企业在非洲(fēizhōu)市场的成功,离不开背后的产业链支撑。 在创微达工厂,一块产自(zì)娄底“材料谷”的硅钢,在一楼冲压(chòngyā)成型,经过注塑、贴片等(děng)工序(gōngxù),最终在五楼蜕变为无刷电机、电风扇等成品。这种垂直产业链模式使物流成本降低30%以上,产品竞争力显著提升。 娄底经开区在硅钢生产企业半径1公里范围内集中规划建设电机产业园,打造“15分钟车程”产业聚集区。目前,该区域已集聚电机、变压器、小家电(xiǎojiādiàn)“三电(sāndiàn)”项目64个,“三电”全(quán)产业链园区内配套率达(dá)60%以上,其中电机产业配套率达95%以上。 湖南还积极搭建对非合作(hézuò)的坚实平台。今年2月,湖南出台(chūtái)《高质量建设中非经贸深度(shēndù)合作先行区的若干政策措施》,支持企业在非洲枢纽港口、节点城市建设公共海外仓,鼓励拓展“前检后仓”“前展后仓”等创新业务模式(móshì),为企业出海保驾护航。 (第四届中非经贸(jīngmào)博览会在长沙开幕。) 非洲(fēizhōu)各国正加快能源转型步伐。 比如肯尼亚启动(qǐdòng)国家可再生能源计划,力争2030年前实现100%清洁能源发电(fādiàn)(fādiàn)。突尼斯计划到2025年将可再生能源发电占(zhàn)比从不足3%提高到24%;摩洛哥则计划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占比提高到52%。 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预计,到(dào)2030年,非洲可再生能源发电量(fādiànliàng)占比将从2021年的24%增至30%。 这一转型(zhuǎnxíng)过程中,离网(líwǎng)太阳能被视作关键(guānjiàn)解决方案。世界银行报告指出,离网太阳能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已展现出强大生命力,2020至2022年间,离网太阳能技术为地区提供了55%的新电力。 对于中非(zhōngfēi)之间的“绿色(lǜsè)合作(hézuò)”,许中天充满期待。“凭借中非经贸博览会和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两大平台,可以快速精准匹配非洲地区市场需求,推动绿色技术走出去(chūqù),将双方资源潜力转化为经济增长力。” 从(cóng)尼日利亚的(de)乡村家庭到赞比亚的铜矿企业,从肯尼亚的草原(cǎoyuán)到埃及的沙漠,湘企带来的不仅是电力,更是发展机遇(jīyù)。湖南光伏技术跨越重洋,在非洲最需要的土地上生根发芽,照亮千家万户,点亮中非绿色合作的未来之路。 来源丨(gǔn)“侃财邦”微信公众号(文:谢卓芳)编辑丨王姚冰
湖南人把非洲太阳能玩出花了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